探秘重庆荣昌:千年非遗技艺的现代传承,折扇与夏布的艺术对话

探秘重庆荣昌:千年非遗技艺的现代传承,折扇与夏布的艺术对话

重庆荣昌,这座位于渝西的历史文化名城,不仅以美食闻名,更因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荣昌折扇与夏布而闪耀着独特的文化光芒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工艺之城,探寻千年传承的匠心技艺。

荣昌折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,距今已有600余年。据《荣昌县志》记载,明永乐年间,荣昌折扇就已作为贡品进献朝廷。这种以当地特产的慈竹为扇骨,配以绢或纸为扇面的工艺品,以其”选料精良、制作精细、造型优美”的特点,在明清时期就享有”荣昌折扇甲天下”的美誉。

制作一把上乘的荣昌折扇需要经历选材、制骨、裱面、绘画等36道工序。其中,扇骨的制作尤为讲究。工匠们会精选生长5年以上的慈竹,经过蒸煮、晾晒、打磨等多道工序处理,确保扇骨既轻盈又坚韧。扇面的绘制更是艺术与技艺的完美结合,常见的有山水、花鸟、人物等题材,笔法细腻,设色淡雅。

与折扇齐名的荣昌夏布,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。这种以苎麻为原料的纺织品,因其质地轻薄、透气性好,特别适合夏季穿着,故得名”夏布”。荣昌夏布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,从种植苎麻到最终成布,需要经过72道工序。其中”绩麻”是最具特色的环节,工匠们将苎麻纤维一根根接续,形成细如发丝的麻线,这种纯手工的技艺在现代已十分罕见。

在荣昌,我们走访了当地著名的折扇世家——李氏扇庄。第五代传人李师傅向我们展示了家传的制扇技艺。他告诉我们,一把上好的荣昌折扇,扇骨要能开合万次而不变形,扇面要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而不褪色。”做扇如做人,要经得起推敲。”李师傅的这句话道出了荣昌匠人的精神追求。

夏布传承人王婆婆则带我们参观了她的工作坊。年近七旬的她,从8岁开始学习绩麻,至今已坚持了60余年。她手指灵活地将麻纤维接续,动作娴熟得令人惊叹。”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个了,太费工夫。”王婆婆的担忧也是许多传统工艺面临的共同困境。

值得欣慰的是,在当地政府和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下,荣昌折扇与夏布正在焕发新的生机。一方面,工艺大师们走进校园,开展非遗传承课程;另一方面,设计师们尝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结合,开发出更符合当代人需求的产品。在荣昌非遗展示中心,我们看到了融合折扇元素的时尚饰品,以及采用夏布面料设计的现代服装,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令人耳目一新。

对于想要深度体验这两项传统工艺的游客,我们推荐以下路线:上午参观荣昌非遗展示中心,了解折扇与夏布的历史;下午前往安富镇,实地观摩工艺制作过程;晚上入住当地特色民宿,亲手尝试简单的制扇或织布体验。这样的行程不仅能欣赏到工艺之美,更能感受到匠人精神的传承。

荣昌折扇与夏布,这两项承载着巴渝文化记忆的传统工艺,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。它们不仅是重庆的文化名片,更是中华传统手工艺的瑰宝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或许我们更需要这样的匠心之作,提醒我们放慢脚步,感受工艺背后的文化温度。

Comments

No comments yet. Why don’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?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